Brand

品牌那些事儿

12/22/2024

By Greener-Dalii

本期内容来自于我们与一家客户进行品牌提案时,对品牌相关概念科普内容的重新整理,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。

从古代的“刘家功夫针铺”到现代的“至爱品牌”,品牌的故事跨越千年,既有历史的厚重感,也有现代的轻盈感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品牌的那些事儿,看看它是如何从一块铜板上的图案,演变成今天商业世界的核心竞争力。

一、品牌的由来:从一块铜板说起

可以自豪的说,最早的品牌源自中国

tales-from-the-brand-1

品牌的起源,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早得多。在中国宋朝,一家名为“刘家功夫针铺”的商铺[1],用一块铜板上的图案和文字,向世界展示了最早的品牌意识。这块铜板上不仅刻有店铺的标志LOGO(白兔),还附有广告语:“认门前白兔儿为记”、“收买上等钢条,造功夫细针,不误宅院使用,转卖兴贩,别有加饶,请记白”。这种早期的品牌意识,不仅体现了商人的智慧,也展示了中国古老商业文明的辉煌。

tales-from-the-brand-2

国外品牌概念的诞生

tales-from-the-brand-3

而在西方,品牌的故事则从一块烧红的烙铁开始。英文单词“Brand”源自古诺尔斯语中的“brandr”,意为“烙印”。最初,品牌被用来标记牲畜,以区分不同的所有者。随着贸易的发展,品牌逐渐演变为一种识别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标志。可以说,品牌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“身份认同”的使命,无论是古代的烙印,还是现代的LOGO,都是为了让人们记住“你是谁”。

二、品牌 ≠ LOGO

很多人以为品牌就是LOGO,这就像把一个人的灵魂等同于他的脸一样片面。LOGO固然重要,它是品牌的“脸面”,但品牌远不止于此。品牌是一种复杂的感知体系,它融合了视觉、触觉、听觉、嗅觉,甚至是情感体验。比如,当你走进一家星巴克,闻到咖啡的香气,听到舒缓的音乐,看到温暖的灯光,这些品牌触点(TouchPoint)共同构成了你对星巴克的品牌认知。

tales-from-the-brand-4

品牌就像一个人的性格,它不仅仅是外表的吸引力,更是内在的气质和价值观。一个品牌如果只有LOGO,而没有独特的理念和体验,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,注定无法长久吸引消费者。

三、品牌触点:品牌的“魔法时刻”

品牌触点(TouchPoint),是品牌与消费者互动的每一个瞬间。这些瞬间就像电影中的“魔法时刻🧙”,能够让观众瞬间爱上角色。品牌触点包括LOGO、体验、产品、包装、服务、空间、理念、口味等等。每一个触点都是品牌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机会,也是品牌传递价值观的窗口。

tales-from-the-brand-5

举个例子,苹果的LOGO是简洁的苹果图案,但它的品牌触点远不止于此。当你拿起一部iPhone,感受到它的质感;当你走进苹果门店,体验到极简的设计风格;当你使用苹果产品时,感受到流畅的用户体验——这些触点共同构成了苹果品牌的“魔法时刻”。

品牌设计的本质是商业艺术化的体现。它不仅仅是美学的展现,更是品牌理念和价值观的传达。好的品牌设计能够为品牌赋能,将产品的优势进一步放大,让更多人看到、记住、认可,进而喜爱❤️。这个递进的过程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演出,每一个细节都在为最终的情感共鸣铺垫。

四、如何创造一个使人喜爱的品牌

tales-from-the-brand-7

那么如何让消费者真正爱上一个品牌?全球知名广告公司萨奇(Saatchi & Saatchi)的全球CEO凯文·罗伯茨(Kevin Roberts)提出了“至爱品牌”(Lovemarks)理念[2]。他将品牌分为四个象限:

  • Products [低喜爱度,低尊重度]:这类其实称不上品牌,通常是功能性产品,消费者对其没有太多情感投入。比如,拼多多上购买的白牌产品,人们只会关注它的功能,而不会对其产生情感共鸣。再用餐饮行业举例,就好比路边摊,人们路过时可能会购买,但它只是满足当下的食用需求。
  • Fads [高喜爱度,低尊重度]:这类品牌通常是流行一时的事物,消费者对其有强烈的情感投入,但缺乏长期尊重,短期内风靡一时,但很快就会被新的潮流取代。继续用餐饮行业举例,前几年明星们热衷于开的各种“明星餐厅”,当时可能会收割一波粉丝群体的买单,但很快就会因为口味平淡无法吸引更多消费者而关门跑路。
  • Brands [低喜爱度,高尊重度]:这类品牌通常是行业中的佼佼者,消费者对其有高度的尊重,但缺乏情感上的喜爱,许多品牌在此阶段。比如高端的西餐厅,人们会尊重它优雅环境,但不一定会产生情感共鸣。
  • Lovemarks [高喜爱度,高尊重度]:这类品牌不仅受到消费者的尊重,更获得了他们的情感认同。比如不止拥有食材的好口感,同时还能让人感受到服务温度特别是小朋友喜欢的海底捞,还有胖东来诚信经营、真正去善待员工、真心实意为顾客着想的经营理念,都成为消费者心中的“至爱品牌”。

tales-from-the-brand-11

但是大多数品牌都止步于“Brands”而无法进一步达到“Lovemarks”的境界,他们可能拥有非常棒的产品,但消费者和品牌间还无法建立起情感连接。因为多数品牌认为只要做好产品,做好营销宣传就OK了,他们还在旧的“品牌管理”(Brand Management)阶段,此时品牌方是强势方,向客户单方面输出品牌营销,客户只能被动接受,无法与品牌建立有效链接,客户间也无法建立互动。

tales-from-the-brand-8

在2001年莫尼兹(A.M.Muniz)发表的《品牌社群及品牌的社会学》论文[3],他提出了“品牌社群”(Brand Community)理论,改变了用户在品牌建设中长期处于非主导的格局,2009年,莫尼兹在品牌社群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概念:Brand Engagement

一个品牌若想向至爱品牌(Lovemarks)方向发展,就需要转换品牌视角,不能再是品牌方单方面权威主导,而是要与用户“打成一片”,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,形成有机的品牌社群,在此品牌和客户间、客户与客户间会因情感连接而产生奇妙的力量,我们将莫尼兹的“Brand Engagement”称之为:品牌共创

比如早期起步的小米公司,除了推出高性价比的手机产品外,还靠亲力亲为运营MIUI社区,与用户生态产生深度互动,用互联网公司的思维快速响应用户需求,获得早期用户的口碑传播。还有例如蔚来汽车,它不像传统汽车品牌那样“高高在上”,而是通过组织非常多高质量的车友会,积累了大量热爱并认同蔚来品牌的忠实用户,形成良性的社群生态。

tales-from-the-brand-12

五、品牌的四要素

tales-from-the-brand-6

一个品牌要想做到凯文·罗伯茨所说的Lovemarks,除了以上所说的品牌共创与建立品牌社群外,以下四要素同样非常重要:

  • 产品力:产品是品牌的基石,也是让用户产生高Respect的重要因素。没有优秀的产品,品牌就像空中楼阁,无法长久立足。比如,特斯拉之所以成为全球瞩目的品牌,不仅因为它的科技感,更因为它卓越的电动汽车产品。
  • 差异化: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,品牌需要有独特的记忆点,它也是让用户产生高Love的原因之一。比如,蒂芙尼绿,让它在众多时尚品牌中脱颖而出。
  • 美学:随着经济的发展,中国的品牌正处于审美升级阶段,年轻人对美有了更高的追求,需要有设计感的品牌,美学也是让用户产生高Love的原因之二。比如,无印良品的极简美学、茶颜悦色的中式美学、喜茶的跨界美学、好利来蛋糕的年轻化美学,都是非常成功的美学案例。
  • 受众:品牌需要清晰地定位目标受众,抓住对应市场的需求,必须首先获得垂直用户的信任,它也是提升用户Respect和Love的因素。比如,始祖鸟品牌首先在户外用户群体就有口皆碑,才能破圈到其他受众群体。

六、品牌在企业/个人语境下的作用

品牌在企业语境下,对应的概念是CIS(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,企业形象识别系统),它包含MI(Mind Identity,理念识别)VI(Visual Identity,视觉识别)BI(Behavior Identity,行为识别),三部分,是企业对内、对外传达自身的方式,其中:

  • MI:一般由创始人团队或战略咨询公司定义,包含有企业愿景、价值观念、企业文化、经营战略、市场定位等方面
  • BI:一般由企业管理部门或管理咨询公司定义,包含有管理制度、服务标准、行销策略、市场推广、品牌策略、公共关系等方面
  • VI:一般由品牌设计团队定义,包含LOGO、行政办公视觉、广告宣传视觉、环境导视视觉、产品包装视觉、员工形象等方面

tales-from-the-brand-9

但其实用我们东方“形”、“神”二元哲学更好理解,也更适合当下个人IP、一人公司等场景,就是企业/个人IP的理念、价值观等一切内化的是“神”,而“神”需要“形”来外化显现,好的“神”需要好的“形”达到“以形传神”、“形神统一”。

作为品牌工作室的我们,主要工作便是帮助企业/个人完成VI或者“形”的定义和设计,来更好的传达企业理念、价值观和“神”。

最后,如果您对品牌依旧感兴趣,还有两篇非常棒的关于品牌的文章可供扩展阅读:

  • 《品牌简史:一文读懂各大品牌理论,理解品牌本质与规律》,点击阅读
  • 《Branding和Marketing的区别是什么?混着做会怎么样?》,点击阅读

tales-from-the-brand-10

参考资料

[1] 中国国家博物馆:https://www.chnmuseum.cn/zp/zpml/csp/202008/t20200826_247463.shtml

[2] Kevin Roberts, Future Beyond Brands https://saatchikevin.com/lovemarks/future-beyond-brands/

[3] Muniz, Jr., Albert M., and Thomas C. O’Guinn. “Brand Community.”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, vol. 27, no. 4, 2001, pp. 412–32. JSTOR, https://doi.org/10.1086/319618. Accessed 23 Dec. 2024.